昆明市公安局2024年“谁执法 谁普法” 履职报告
昆明公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落实“八五”普法总要求,将“谁执法谁普法”普法责任制贯彻公安工作全过程各方面,搭建“三个体系”、抓住“四个关键”、拓展“四个延伸”,以点带面,普治并举,真抓实干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一、搭建“三个体系”推动普法落实
一是夯实组织体系。市局党委高度重视,成立由徐云局长任组长、其余局领导任副组长的“八五”普法工作领导小组,年初专题研究制定2024年度普法工作方案,实体化运行工作专班,搭建“三单一书”制度体系,形成清单管理、跟踪提示、督促指导、评估反馈的管理模式。二是完善保障体系。推动“警格+网格”深度融合,紧紧依靠群众、组织群众,将网格员、“法律明白人”、春城“红袖标”等社会力量的有机融入社会治安治理工作,组建200余支公安普法队伍,派出警力3万余人次,针对普法基层队伍开展培训3347场共计23万余人次,推动形成上下联动、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。三是健全督查体系。将普法工作纳入考核评价体系,每月通报普法工作开展情况,按网格划分将领导干部与普法工作一一捆绑,将普法责任压实到具体领导、具体部门、具体责任人,确保普法工作有人管、有人抓、有人落实。
二、抓住“四个关键”提高普法意识
一是抓牢领导干部“关键少数”。建立昆明公安“学法用法”平台,制定《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》,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学法用法、法律知识培训、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等活动,12939名民辅警在学法用法平台组织考试13次,学习34032次,推动领导干部法治学习走在前、作表率。二是抓实一分钟普法“关键时期”。制作《执勤执法“一分钟普法”二十条实操指引》,依托“车小丫”系统按照警情类型同步推送“一分钟普法”内容,在接警处警、现场执法等环节开展“一分钟普法”,不断提升普法工作的精准性、实效性,累计开展33万余次一分钟普法,推动形成在执法中普法,在普法中用法的良好氛围。三是抓细以案释法“关键一招”。搭建普法产品资源库,完善普法实操指引、音视频、宣传海报、PPT等以案释法素材,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普法案例,充实以案释法案例库,形成集1360个案例,768个普法作品,83个普法PPT的全警普法资源共享平台,推动“谁执法谁普法”提质增效扩面。四是抓好主题活动宣传“关键节点”。聚焦国家安全、扫黑除恶、反诈防诈、治未护未等普法重点,依托“110”宣传日、“4·15”国家安全日、“5·15”等主题活动宣传,精心策划和组织开展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主题法治宣传活动6100余场,提供法律咨询10.5万余次,受众人数达71万余人,推动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。
三、拓展“四个延伸”提升普法品质
一是在服务中延伸普法。紧盯未成年群体法治意识提升,组建19支校园普法“女子小分队”进校普法,常态组织5869名法治副校长,到校开展5万余场普法活动,受教育师生217万余人次,有效服务校园安全;紧盯交通安全意识提升,依托全市3507个“村村响”大喇叭集成控制平台,使用当地方言、少数民族语等形式,对常见交通违法行为精心采编录制教育宣传提示内容,累计发布道路安全宣传循环提示信息21万余条,服务交通出行安全。二是在执法中延伸普法。持续严打整治突出违法犯罪,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等专项行动,出动警力1.7万余人次,开展整治行动30余次,累计检查各类场所1700余家,盘查车辆4000余辆,侦破刑事案件2700余起,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2500余人,确保打防管控宣一体化推进。三是在摸排中延伸普法。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提升普法精准性和实效性的检验标尺,依托警情流转细化普法任务清单,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2.3万余起,调解12.1万余起,推送综治中心调处矛盾纠纷2.2万余起,确保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、矛盾排查化解在基层。四是在治理中延伸普法。将普法工作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重要抓手,组织19万余名“红袖标”治安志愿者、8万余名网格员参与重大安保活动及街面巡逻防控2.2万余次,建立“群众吹哨、网格响应、合力推进”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,联动普法赋能基层社会治理。
今年以来,全市刑事警情、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22.2%,28.4%,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5.72%,破案同比上升2.4%,道路交通事故“四项指标”持续下降,电诈案件损失同比下降53.41%。各类重大敏感案事件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置,政治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。下一步,昆明公安将继续扛牢压实普法责任,严格落实“谁执法谁普法、谁管理谁普法、谁服务谁普法”普法责任制要求,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能力和水平,为平安昆明建设添砖加瓦。